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在《找不到的故乡 回不去的童年》那篇散文中,我曾提到大二暑假回了一趟故乡,然而才几年不见,故乡已经非常陌生,我竟然没有寻到童年的印记。尽管失望,却回忆起了不少往事,那个清灵的少女小薇,从记忆深处浮现,我恍然记起,因为家庭搬迁,已经和以前的同学几乎全部失去联系,也好几年没有小薇的消息了。
幸亏和小华还偶尔有书信往来。他告诉我,小薇考上了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中文系。于是,开学之后,写了一封长信,洋洋洒洒,把自己童年时代对她的爱慕婉转地表达了出来,另外附了一张自己的近照。这封信既是表白,也是试探,在信中,我很想把自己童年对她的那份情感吐露给她,但也不能过于直白,因为不了解她的近况,如果人家早已心有所属,会让双方尴尬。于是,表达得比较隐晦,表面看来是我在挥洒文笔讲一个美丽的故事,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故事的主角正是我俩,我是在试探她和我如何续写这个故事。
冰雪聪明的小薇心领神会,立刻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,讲述那个故事的另一半——女主角的心路历程。我还是很敏锐,从她的回信中嗅到一种味道——她当时肯定刚刚经历了失恋,我的突然到来有如一针强心剂,让她重新振作起来。我的来信或许就像冬日里的一缕暖阳,给她带来一些慰藉。她在回信中也附了一张照片,也许她选这张照片还颇费了些心思,照片很有品位。但是,她一定没有料到我看到那张照片之后的失落——照片中那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子,丝毫没有记忆中清丽脱俗少女的痕迹,相反让我觉得很陌生。
就这样我带着有些矛盾的心理开始了和小薇通信。也许是我最初那封信写得很真诚,小薇也敞开了少女的心扉。两个人文思泉涌,对于旧日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,把我们的热情点燃了,我们才发现,因为中学时男女同学沟通很少,很多趣事都没有及时了解,在信中就像彼此都从对方那里发现了一个新天地,一切都那么饶有趣味。
八十年代,电话很少,人们沟通大多通过写信。通信和电话沟通比起来,无疑是慢节奏的,但那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格调。信寄出去再等到回信往往一周以后了。所以不能心急,一定要耐着性子等这个周期完成。现在的人大概已经没有这种写信等信的耐心了,而且,两个人书信交流,和在电话里交流风格完全不同。那些通信,如果现在拿出来读一读,会感觉到一种浓浓的文艺味。如今人们书面表达能力在退化,文艺味在减少。可惜的是,那些书信没有保留下来。
其实,我见到小薇那张照片以后,心情很复杂,既有朋友失而复得的惊喜,又有那种青春不再,物是人非的感慨。我突然发觉原来自己还在天真地寻找记忆中那个青涩的少女。而照片上的人显得那么陌生。毋庸置疑,和小薇的通信终于弥补了少年时期的纠结和缺憾。但是那些情绪快速释放以后,我的纠结开始显现。我们已经从最初恢复联系的兴奋中回到宿舍——教室——食堂这三点一线的现实。她的来信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打动我,反而显示出她生活的单调乏味。虽然她不是个内向的女孩,但或许是刚刚经历失恋这种暴风雨的洗礼,需要走回宁静,沉淀一下。但那时候我的思维很活跃。当时,经过一个共同的朋友牵线,我们宿舍和外院的一个女生宿舍建立了联谊关系,搞了几次野游、踏青的活动。我们在大自然中说说笑笑,畅谈理想,觉得新鲜充实,而且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越来越亲密无间。几位姑娘都很时髦,交谊舞跳得不错,而且非常耐心地教会了我。当时交谊舞正在校园里流行,这正好派上了用场。小薇的生活依旧在简单重复,我这里一忙,和她的通信自然也就少了。
我开始庆幸自己并没有和小薇把一切挑明。两个文艺青年一直在双方构筑的故事世界里尽情翱翔,但是两人的关系仍然是朦胧的。而随着了解的深入,我发现我们俩其实共同话题并不如一开始以为的那么多。我的热情开始转淡,于是打定主意,只叙友情,不再深谈。
当时正在读罗曼·罗兰的名著《约翰·克里斯多夫》,克里斯多夫在结交挚友奥利维之前,曾和奥多有过短暂的彼此吸引和交往,算是一个预演,很快就结束了。当时,我还没意识到,和小薇的通信交流其实也是我即将到来的初恋的一次预演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