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
尚庐山(原星子网)

查看: 25211|回复: 30
收起左侧

星子县不是陶渊明故里?

  [复制链接]

15

主题

23

帖子

314

星币

大学三年级

Rank: 16

积分
2599
发表于 2008-11-17 20:2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福建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从小老师就告诉我星子县是东晋伟大诗人——陶渊明故里。就是前段时间的欢乐中国行也是这样宣传的。
  但却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争论自己才是陶渊明故里,而且都找出了一大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才是正主。就我知道的就有:九江县,都昌县,宜丰县,最近德安县也冒出来抢。
  这就让我有疑问了,难道星子县真的不是陶渊明故里?
  希望有兴趣的一起讨论。

15

主题

23

帖子

314

星币

大学三年级

Rank: 16

积分
2599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7 20:31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福建
(转)关于老陶故居,很多地方在争!

1、九江县马回岭镇说:

    一般教科书上都写“今江西九江西南人”,《庐山历代诗选》(冯兆平等编,江西人民出版 社出版)说他是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)人。也就是九江县马回岭镇人。那边陶氏家谱也记载了相关资料。



也有说是黄老门乡(现为岷山乡)大唐村人。义熙四年,住地上京(今星子县城西五里玉京山麓)失火,迁至栗里(今星子县温泉栗里陶村),生活逐渐困难。元嘉四年十一月陶渊明在栗里溘然而逝,终年六十三岁,葬柴桑面阳山上(今九江县黄老门大塘村)。

2、星子县温泉镇说:

    关于老陶是星子人,网上帖子相当多,最近在新华书店看了一江西地图,上面就清楚地写着,近九江星子县人。义熙四年,住地上京(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)失火,迁至栗里(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),生活较为困难。



3、德安县吴山乡说:

    关于德安说,如楼主所撰述:德安县吴山乡蔡河村灵龟石陶村


4、宜丰县说:

 大江网讯 记者陈明华报道:关于陶渊明出生地在九江还是宜丰之争,已历时多年,九江、宜丰一直相持不下。昨日记者获悉,南昌一书法爱好者收藏的五柳先生第45世后人手稿为"陶渊明系宜丰人"提供了新证据。
  这位该书法爱好者姓胡,据胡先生说,1998年,他在一地摊上偶然发现了陶渊明第45世后人陶德勋的手稿《还读书屋存稿》,共3册,书中有陶德勋的自传,其中提到自己是宜丰陶靖节(陶渊明号"靖节先生") 第45世后人。  去年胡先生从媒体上获悉陶渊明出生地之争时,觉得这3册手稿有"非凡"的价值,便和宜丰博物馆联系,对方对此表示了兴趣。昨日,胡先生带上他收藏的陶德勋手稿部分复印件来到本报。记者看到手稿内"自记"上,陶德勋这样介绍自己:环秀居士,名德勋,字懋修,号省斋,宜丰陶靖节第四十五世后人也。陶德勋于1848年生,1875年因家境困苦移居南昌。手稿中,记载了陶德勋的身世及所写的诗词,还有和一些文友的唱和等。据专家介绍,有关陶渊明籍贯介绍,教科书上一直称"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九江市)人"。但陶渊明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,一说九江一说宜丰,两派相持不下,近年来,关于陶渊明系"宜丰人"的证据越来越多。这份手稿的发现,对研究陶渊明极有价值,同时为陶渊明系"宜丰人"说添了新证。http://www.tym.gov.cn
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综上所述,看了各县给的位置,基本上在三县交界上,可以肯定老陶原来生活在三县边界上,原来该区域可能是连起来的!只是后来行政区划给划开了!说陶渊明是德安、星子、九江县都可以!



1、九江县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黄老门(今岷山)大唐村,另一种是马回岭荆林街,但大唐与荆林街是交界的!大致方位就在两镇交界处,见我在两乡镇间画的圈。



2、星子县的温泉镇与九江县的马回岭镇、岷山乡也是交界的!温泉、马回岭、岷山三乡镇很近。就这样的距离,有迁移的可能,所以说是九江县或者星子县都可以理解的。



3、再看德安的吴山乡,也是在三县的交界处,距离都很短,陶渊明迁移到那里,或者从那里迁移到九江县、星子都有可能!因为在那年代迁移很正常。



非要把陶渊明的故地买断,我觉得很难!不知道怎样才算故地?不知道大家以什么条件或者标准?



a】以出生地?不一定!如黄梅县的人在九江生孩子,你能说该孩子是九江人吗?



b】以父母出生地或籍贯?不一定!我是九江县出生地,籍贯也是九江县,但户口现在在庐山区,而我孩子出生在九江县,生活在九江县,我孩子户口上的籍贯确是九江市庐山区。



c】以居住地?不一定!像国家胡领导,他是安徽人,但他在安徽生活了几天呢?



d】以死后葬地?不一定!有人葬在咱们九江,未必全是咱们九江人吧?



所以啊,上述争论陶渊明的故居,没有多大意义!你所谓的“证据”,最多只能证明陶渊明在该地方呆过而已!相信大家都在不同地方生活过很多年,但你不一定是生活过的地方的人!

28

主题

253

帖子

2464

星币

星之子

Rank: 20Rank: 20

积分
18505
发表于 2008-11-17 20:55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广东
人都过去几千年了,还争来争去,就算陶德勋真是第45代传人也不可听他一片之词。
就像现在的韩国人讲孔子是他们的,汉字是他们发明的一样,无稽之谈,标榜自己才是正统实在无趣之极!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0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先说正史的纪载:查《宋书》隐逸传云:“陶潜字渊明,或云渊明字元亮,浔阳柴桑人也。

《南史》隐逸传亦与宋书相同,指陶为浔阳柴桑人。

具有权威性萧统陶集中之传,亦称之为浔阳柴桑人。

《莲社高贤传》则谓其“居浔阳柴桑,与周续之,刘遗民并不应命,世号浔阳三隐。”陶澍《靖节集注》页四、六、九、十一、十三。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03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所以肯定是星子人,
这是各品牌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0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彭泽县文化馆1983 年文物普查时发现《定山陶氏宗谱·本宗迁居(民国
十七年重修)》载有:“一世侃公,居饶州鄱阳;三世敏公,由鄱阳迁居柴
桑,即今德化县楚城乡是也。四世渊明公,先居柴桑,后迁居栗里,即今之
星子县丹桂乡是也。”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08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关于陶渊明故里在“栗里”之说,始于唐代颜真卿的一首《栗里》诗。
宋、元、明许多文人如陈舜俞、朱熹、王祎、桑乔等都沿袭此说,认为陶渊
明故里是在“栗里”。但是栗里的具体位置又在何处?仍有许多争论。
南宋朱嘉在南康军(今星子县)做郡守时为颜真卿诗写了一个跋:“栗
里在今南康军西北五十里。谷中有巨石,相传是陶公醉眠处。余尝往游而悲
之,为作归来馆于其侧。”朱熹根据颜诗说粟里在温泉。
明代王祎《庐山记》曰:“醉石观,即陶靖节故居栗里也。”他也把栗
里说是在温泉。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10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星子县徐新杰在《渊明故里辨》(《江西社会科学》1982 年第5 期)中
说:“故里一在星子城西五里玉京山畔的陶家照村;44 岁遇火灾后迁居于栗
里(今温泉公社醉石馆旁)。”陶渊明应该是星子县人。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2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。《星子县志》有云:“玉京山,在县西七里,根连庐山。山疏:山当大湖滨,一峰苍秀,彭蠡东西数百里,云山烟水,浩渺萦带,皆列几席前,奇绝不可名状。晋陶潜家于其下,诗云‘畴昔上京’指此。”我们下车,沿一土道而行。旁一大川,已乏水流,细沙鹅卵石毕露,但却有群群白鹭在蓝天白云间翻飞。据说,这里就是一千五百多年前(412年),陶公与友人同游之斜川。诗人当年写道:“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,临长流,望曾城,鲂鲤跃鳞于将夕,水鸥乘和以翻飞”。我们也登上诗人当时上过的磨岭,又称东告岭。徐新杰先生认为:东告岭实为在渊明诗中出现之“东皋”的变音。定睛观此山,山不高,翠草丛丛,新树透绿,山石峥嵘。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08-11-17 21:24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湖南
  立于岭上,前眺鄱湖万顷碧波,后望良田平展,稻浪翻滚,村落棋布,农人点点。诗人有“平畴交远风,良苗亦怀新”的咏叹,莫不即指此地?在那烟波浩渺的水天之际,一峰突兀,似中流砥柱,它莫非就是诗人所云“傍无依接,独秀中皋”的“曾城”落星石?我们不禁吟颂陶公的名诗《归田园居》之一:“方宅十余亩,草屋八九间。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”平平常常的农耕生活,在陶公的笔下,顿时显得清新可人,平和静谧,悠闲自得,令人神往之。

  唐代大诗人李白,心仪陶公,曾有诗云:“何日到栗里,一见平生亲”;“何日到彭泽,长歌陶令前。”后来,李白遭奸臣所陷害,被迫离开长安,携妻远游。诗人何之?当然要去陶公旧地。李白来到渊明的故乡之地,结庐隐居,过了一段悠闲自在的“朝耕白云暮种竹,日观山色夜炼丹”的生活。

  越数百年,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元丰年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被贬黄州。生活艰苦异常,每当身心不适,便取陶诗一读,寻求精神的寄托。而且,每天只敢取一诗读之,唯恐读完就“无以自遣耳”。黄州与陶公故里只一江之隔,宋神宗元丰七年(1084),苏轼离开黄州时,曾游览庐山。也不知到过陶公家乡否?十余年后(1098)苏东坡贬琼州,曾与儿子苏过仿陶公当年的斜川之游,并赋诗一首云:“谪居澹无事,何异老且休。虽过靖节年,未失斜川游。春江绿水波,人卧船自流。我本无所适,汛汛随鸣鸥。中流遇伏泪,舍舟写曾邱。有口可与饮,何历逢我俦。过子诗似翁,我唱儿亦酬。未知陶彭泽,颇有此乐乎?……”

  清嘉庆时学者曹龙树,曾亲访星子斜川,并写《陶潜故居辨》。他按《庐山志》的记载,访到玉京山麓。农人指山窠一蔡姓村说:这即传说中的陶公旧宅。他仔细一瞧:“宅东背山皋,望郡城在迩。西面田畴,一川屈曲,春夏可进小船。溪外蠡湖,落星独秀,湖南有沙阜。余曰信矣……土人又左指石壁上,有陶公遗迹。余登而摹之,得日影斜川四大字,旁数小字凋残不可辨。俯视溪中,水光犹照人面目”。我们亦寻觅到这块大石,左看右瞧,不仅“日影斜川”四字不可得,全部的字迹都已无存,只依稀留有一些字迹的凹痕,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尘埃。

  1986年7月,陶渊明研究座谈会在庐山秀峰召开,来自13个省市的陶学专家乘船驶过渊明诗中赞为“洋洋平津”的鄱阳湖,观赏湖中的落星石,北京大学的王瑶教授击掌赞叹不已。众人在水中观陶公故里,“绿水那边,青山隐隐,远村暧暧……好一幅淡墨山水画!”专家们弃船登车,到斜川,登东皋,看石刻,眺良田。今古交融,神会陶公,这些满腹陶学的学者不禁忘情地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”起来。

  我们缓缓下山,一步三回首。想诗人安贫乐道、躬耕自资,居此田园,有舟船之便,有鱼虾之鲜,当然,更有美酒的香醇、乡民的浓浓亲情、田野风光的美丽,在外怎不常常思念故乡?怎不性好山水,并最终远离官场,回归田园?

  车行片刻,我们来到著名的“醉石”。此地离星子县约有三十里,下有栗里陶村,据说是陶渊明上京故里失火后的迁居之地。

  庐山汉阳峰下,有一大山谷,虎爪崖下有一条醉涧,清水潺潺,绿树环抱。涧中有一长方形巨石,高宽约2米,长有4米,上足可坐十余人。相传,陶公常在此把酒赏菊,醉后便卧在石上。我们攀援而上,石上碑刻累累,约有七八处之多,最引人注目的是落款为朱熹的“归去来馆”四个大字。另有明代郭波澄题诗一首历历在目,诗云:“渊明醉此石,石亦醉渊明。千载无人会,山高风月清。石上醉痕在,石下醒泉深。泉石晋时有,悠悠知我心。五柳今何处?孤松还独青。若非当日醉,尘梦几人醒。”我们读后,皆赞叹不已,其诗既把渊明之醉表现得淋漓尽致,又巧妙地把渊明的艺术成就显现出来,真是绝妙好诗。石上还有一耳形的凹痕和吐痕,相传为陶公遗物,我们兴味盎然地躺下,以耳对石痕,吐痕还真的就在近旁,若醉后一吐,恰遗其中,真是巧夺天工。

  山涧旁正在重修濯缨池,池畔亦有石刻若干。大儒朱熹知南康军时,曾多次游醉石,怀念陶公,引发无限感慨。于是,拨款建“归去来馆于其侧”。后朱子在劝农事的途中,常驻足于醉石,俯仰林泉,饮酒赋诗,亦一时之胜,一时之乐。其诗曰:“予生千载后,尚友千载前。每寻《高士传》,独叹渊明贤。及此逢醉石,谓言公所眠。况复岩壑古,缥缈藏风烟。仰看乔木阴,俯听横飞泉。景物自清绝,优游可忘年。结庐倚苍峭,举觞酹潺爰。临风一长啸,辞以归来篇。”朱子此时正在仕途上得意,却亦向往着山水田园举酒一醉的生活,且对渊明之推崇可谓无以复加矣。

  我们沿着醉涧迤逦而行,不远处一座古桥映入眼帘,它就是柴桑桥。此桥原以清风名之,明代御史李循之更名柴桑。三棵巨大的古樟立于桥头,绿荫遮天蔽日。古涧中清流缓缓而淌,几只老牛在水边反刍,青青绿草和藓苔把老桥环抱,几个村姑正埋头洗衣,用杵子将衣服捶得嗵嗵地响。桥由几根巨大的麻石跨涧而建,不事修饰,却韵味盎然。

  我们走过古桥,一步一步进入了栗里陶村。诗人称此为“南村”,和刘子骥等一些隐士们常常诗书往来,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”。又在风和日丽、稻熟菊盛、佳酿新出之时,与二三好友,悠游林泉山谷,并“登高赋新诗,有酒斟酌之”。

  我们缓步而行,希望能接一点陶公的仙气,那种飘逸高洁,醉心山水,农耕不辍的风度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被贬谪为江州司马,他于元和十一年(816年)访渊明故里,他吟咏道:“常爱陶彭泽,文思何高玄”?又写下了《访陶公旧宅诗》:“柴桑古村落,栗里旧山川,不见篱下菊,但余墟里烟。子孙虽无闻,族氏犹未迁。每逢姓陶人,使我心依然。”次年,他果然在庐山香炉峰北、遗爱寺南的一片幽静之地结草堂隐居。真是与陶公心意相通,神接千年啊!

  村内静悄悄,鸡豕狗牛悠悠散步,空气中混合着稻草炊烟牛粪的气息。我们找到了在族谱世系中排为陶渊明64代后裔的陶敦荣老人,他搬出了厚厚几大本家谱,介绍说:栗里陶姓人家皆是陶公第四个儿子陶东的后代,这些年来有许多人,包括国内国外的学者专家来访渊明故里。20世纪50年代,苏联驻中国大使就来探访过,90年代《文汇报》记者童怀亦来寻访,并提出了“渊明故乡究竟在哪里”的问题。老人又说,陶渊明生活时的村子不在此处,是在不远处的陶家滩。

  我们返回公路,老人指着路旁的一片荒地,说:这就是古时的陶村遗址。抗日战争时,遭轰炸而搬迁。陶家滩旁有一大片陶家的墓地。在20世纪80年代,二位有心人王廷箴与徐行先生踏遍了栗里陶家周遭的山山水水,对陶家的墓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。他们以温泉疗养之便,成天在陶村周围转悠,后来写出了《陶渊明栗里故居考》,指出陶村附近有11座山岭,291座坟墓,陶姓的就占156座,其中有三座明墓。有名望的陶姓墓多题“五柳遗风”,“靖节公之后裔”。可见,现在温泉附近的陶家村,和原陶家滩住的陶姓人家,应是陶渊明的后裔。我们果然在新修的一条路旁看到一块被削掉一半的刻有“五柳遗风”的墓碑,不由得感慨两位先生的仔细。

  老人又指着远方一座不高的青山说:那就是南山。我们一听,十分兴奋。陶公的诗恬静淡远、质朴自然、清丽可人,千百年来倾倒无数的文人学士。但要说人们吟咏最多最广的还是《饮酒》诗中的第五首: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南山如今就在我们的眼前,在大片大片的农田尽头。山不高,由一岭逶迤而来,一些白蒙蒙的山气在飘摇,南山显出透明般的浅蓝色。

  采数棵路边野菊,横置前胸,摆出各种姿态,我们以南山为背景,纷纷照相留影。想一千多年前,陶公好酒之外还喜菊,宅旁路边植满这黄黄的小小的散发出浓浓香味的菊花。性且清意且淡的陶公,为何独喜这颇有些刺激味的菊花呢?自古以来中国就有“松菊梅竹”四君子之称,菊与松同为耐寒而高洁之物;陶公本就不愿沉浮应世,亦不肯同流合污,其性便与菊相通。而且陶公嗜酒如命,菊花泡茶不是可以醒酒吗?且菊花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服之可延年益寿之物。陶公在晋代浓厚的修道成仙修佛往生的气氛中,虽然独能不随流俗,保持了一种清醒的自然主义的态度,但服食一些能健身延年之物还是他所喜爱的,故而有诗云“菊为制颓龄”。

  古有语云:“大隐隐于朝,中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野”。陶公之隐,不是独自一人入深山老林,靠断绝社会的交往来保持其隐,而是居在小村庄,与农人农妇共话“桑麻”,躬耕垅亩,诗书自娱,饮酒为乐。他是“结庐在人境”而“无车马喧”,因为他的心是安静的。并非不要人间的快乐,而是不取官场的热闹、朝市的喧嚣。陶公与邻居“披草共来往”,同耕作,共欢乐,亲情盎然,加之陶醉于自然山水,此不就是“真意”在吗?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 本站法律顾问:易胜华律师|手机版|小黑屋| 尚庐山(原星子网)

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

备案报警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( 赣ICP备16012230号-1 )

公司名称: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地址: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-201至C-206店铺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