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陈林森 于 2014-12-19 11:12 编辑
状物的写作技巧
陈林森
描写是记叙文(在文学作品中主要指小说、散文)重要的表达方式。一般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(包括场面描写),其实还有一种描写,就是“状物”。状物是与人物描写、环境描写相并列的第三种描写方法。有的写作资料把“状物”与“景物描写”放在一起,或者混为一谈,没有给予它以足够独立的地位。
状物就是对某一种事物(物体)进行细致的刻画,从而展示一定的生活内容,表达特殊的爱憎感情,突出全文的主题思想,以及表现作者的审美情趣,使读者获得美感享受。各种物体,包括动物、植物、静物,以及抽象事物(如声音、色彩、气味、时间、数字),都是社会生活中少不了的,因而它们也是我们描写的对象。巴金的散文《小狗包弟》,在故事的开端部分描写了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,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,突出它的伶俐可爱,为故事发展蓄势,从而为谴责十年浩劫的“文革”服务。在一篇文章中,状物可以是写作的主要内容,如茅盾的《白杨礼赞》、席慕蓉的《贝壳》,这时作者表现主题的方法是“托物言志”;但在多数情况下,状物只是文章的一个部分,是为文章的中心内容和主题思想服务的。例如邓启耀的《老人与海鸥》,主要表现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,重点是表现老人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,课文对海鸥的描写,是为表现老人服务的,是为了陪衬老人的环保意识的。
要写好“状物”,前提是仔细观察和体验客观事物,抓住事物的特点,还要注意事物的动态、变化以及和周围事物的关系。状物是一种描写,不能把它与说明的表达方式混淆起来。说明是科学、务实、理性的表达方式,而状物属于文学的表达方式,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,追求生动、形象,蕴含丰富的感情色彩。状物不但追求形似,而且追求神似,表现事物的神韵和精神。最后要注意,状物本身不是写作的目的,对“物”的描写往往是为写“人”服务的,写物的局部要为文章整体的思想感情服务。
一、状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
猴子
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“野”性十足了。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,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,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。当我们一行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,一只小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,吓得这位女同胞惊叫一声,慌忙逃走了。而那个调皮的小家伙,却快活地叫着,跳到另一棵树上去了。(曹敬庄《索溪峪的“野”》)
猴子的特点是“野性十足”,这段描写表现了猴子的调皮,与人的亲热,又故意搞恶作剧的特点。体现了猴子的灵性,其智商远远超过其他动物,但又会做出人不可能做的事情(这就是“野性”)。
骆驼
我站在骆驼的面前,看它们咀嚼的样子:那样丑的脸,那样长的牙,那样安静的态度。它们咀嚼的时候,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,大鼻孔里冒着热气,白沫子沾在胡须上。我看呆了,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。(林海音《城南旧事》)
写骆驼,简洁、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征,特别是骆驼“咀嚼”的特点。作者把“我”观察时情不自禁地模仿骆驼的动作也写出来了,增强了描写的现场感,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医生帽
她戴了白色的医生帽,医生帽是有别于护士帽的,护士帽是凤尾形的,医生帽就是半个圆筒。医生帽没有男女之分,女医生戴了帽子,就把额头上的头发挡得干干净净,只剩了一张光洁的脸。(王曼玲《门里门外》)
所谓事物的特点,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同类事物的性状。医生帽本身是缺乏特点的,作者采用了比较的方法,把它和护士帽加以比较,就较好地体现了医生帽的特点。再加上戴医生帽的效果,就使读者获得了较全面的认识。
二、状物描写要求细致入微,产生栩栩如生的效果
贝壳
贝壳很小,却非常坚硬和精致。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。如果仔细观察的话,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。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!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,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!(席慕蓉《贝壳》)
“坚硬”“精致”两个形容词已经很准确,但仍有抽象之嫌。为了具体表现贝壳的精致,作者接着描写了它的花纹的色泽和图案,由粗到细地展开,将复杂事物具体而又简洁地表现出来。再加上抒情的句子,把作者对贝壳的喜爱也充分表达出来了。
尼龙伞
雨伞外面的包装是一个透明的塑料筒,他没舍得把包装撕破,而是把伞从塑料筒里抽出来,才把伞撑开。……伞篷是尼龙布,浅粉色,上面分布着一些细细的蓝叶黄花。他很喜欢伞的颜色和伞面上的小花。伞杆是不锈钢的,支撑伞的骨架和伞戗也是不锈钢的,闪耀着金属的光泽。伞顶那里露出一截长尖,枪刺一般。伞柄那里窝了一个弯,很像手杖的手柄。这样把伞收拢,把伞布抿卷,并用上面带的扣环把整个伞扣起来,既可以当防身用的武器,冰天时又可以当防滑的拐杖用。(刘庆邦《红煤》)
尼龙伞写得十分细致,作者对复杂的事物采取了分解的方法,把伞的整体分解成伞篷、伞杆、伞架、伞戗、伞顶、伞柄、伞扣等各个部分,最后还交代了伞的用途。看上去像是说明,但作者突出了伞与人的关系,作为小说的一个片段,表现了人物对伞的爱护和珍惜,对伞的描写,实际上体现了人物(伞的主人)对新买的伞的喜爱。
运动鞋
花了四十五块钱,又买了一双运动鞋。高帮,双排十六个气眼;鞋带一拉紧,将脚裹得严严实实。左右端详,李雪莲很满意。(刘震云《我不是潘金莲》)
花了多少钱,有多少个气眼,很细致,很实在。为了使描写到位,有时需要用上某些名物知识,如“气眼”。孔子在谈到《诗经》的实用功能时说过“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”,文学描写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,这就是“名物知识”。状物描写中,名物知识特别重要。“一物不知,学者之耻。”李振甫的长篇小说《羊的门》为了展示豫中平原的自然背景,专门写了一节《草的名讳》,一口气介绍了呼家堡田野里常见的24种草,什么败节草、灰灰菜、驴尾巴蒿……。这样的状物,仍然是描写,而不是说明。这样写,目的仍然是为了写人,是为写人服务的。
三、写出事物的变化和动态,体现事物的丰富性和层次性
花
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、下面的待放。颜色便上浅下深,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,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,帆下带着尖底的舱,船舱鼓鼓的;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,就要绽开似的。(宗璞《紫藤萝瀑布》)
作者对花的色彩不是简单地用一种颜色来描绘,而是描写了花的颜色的变化(由浅到深),从而表现了花的生长过程和事物的层次性。两个比喻,不仅化静为动,而且展现了事物将要出现的变化,使描写对象的内涵更丰富。
水缸
缸口盖着圆木盖,分成两个半圆状,只需揭开半边,瓢伸进去,舀出清凉的水。瓢来自最大的葫芦,上面被钻了个孔,系了根绳子,用完顺手挂在缸上方的墙上。后来有了一把银亮的铁瓢,与缸沿磕碰时,短促的“哐当”声总不如葫芦瓢碰上去好听,那种低沉的、有些喑哑的声音,像极了我们的乡音。(张梅《缸》)
水缸木盖的特点,没有这种生活阅历是写不出来的。作者还写出了不同的舀水工具出现不同的声音效果,既表现了时代的变异,也隐含了作者的怀旧心态。
小猪
小猪可能从没见过这么好的食物,一头扎进铁桶里,棒子粥漫过嘴巴子,几乎要淹没它的下眼皮了。鼻孔里呼出的粗气,咕噜咕噜吹出一个个粥泡。每捞到一块馒头,它就把嘴从棒子粥里抽出来,巴唧巴唧的嚼,一点儿也不懂得掩饰,就算围猪舍站上一圈人,也看不羞它。(佟宝亮《姗姗喂猪》)
这是写小猪吃食,写出了可爱的动态,表现了小猪在吃到“好的食物”时的欢快的情态。写它不懂得羞耻,是暗中与人作对比,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猪的人格化(把猪假设为人时的观感)。
四、写出事物的神韵和精神,使状物描写不仅形似,而且神似
拉杆箱
红麦本来不想买,怕花钱,全喜不依,还要买皮箱,就是下面带轮子的那种,很硬实,东西放进去再拿出来还是四角四正的,走路把拉杆一拉呼呼拉拉只管走路,很省劲,也很轻便。(王子群《临时夫妻》)
不仅写出了拉杆箱的形态和功用,而且表现了人和事物在动态中的神采,体现了农民工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
豌豆
从它一出生,就是一副伤心的模样。它的颜色是一种伤心的绿……它的茎太小太嫩太柔弱,它的叶如瓣瓣破裂的心。还有它一根根游丝般的触须,就像一声声叹息。看着都让人伤心。
及长,它匍匐的模样也是惹人心疼的那种。在黄黄的土地上,就这么静静一躺,很无辜的样子。它昂扬的头颅挣扎着像要远行,无奈身子太弱,是不行的。这看起来,每一株豌豆都像一个地上受虐的女奴。看着还是让人伤心。(谢宗玉《豌豆是一种伤心的植物》)
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在豌豆的形态特征上赋予了女性的特点,形似与神似结合得非常好,感情色彩浓郁,读了让人怜惜不已。作者观察事物的真切、锐利和悲悯情怀令人赞叹。
蒜
蒜是食物中的愤青,生食辛辣,民间有“青椒辣嘴,蒜辣心”之说;奇怪的是,蒜若熟食却辣味全无。这多像一个人成熟的过程,年轻的时候多抱怨、指责,好争斗,步入中年,则皈依平静,心境里也有了些淡然的禅意。
蒜是团结的象征。有谜语是这样打的:弟兄七八个,搂着柱子过,听说要分家,衣服都撕破。没错,谜底就是蒜。蒜一旦成了蒜瓣,就面临着要被分而食之。这岂不是应和了当下一个比较温暖的词:抱团取暖。(李丹崖《蒜瓣记》)
大蒜十分平凡,这两段描写无论是比喻还是引用,都是将蒜人格化了,就从平常的植物中看到了一种精神和韵味,引人联想,发人深思。
五、对抽象事物的描写,更要借助修辞,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
时间
工作一忙,时间便成了高速列车,一晃,新年的站牌闪过去了,再在前方站停车,已是千家万户过大年的一片喧嚣了。(孙春平《县委书记》)
时间是高度抽象的,作者把它比作高速列车,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稍纵即逝,同时又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。如果今天说到时间过得快,还沿用“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”的套话,就显得十分陈腐了。
花露水的香味
五一凑近了闻,只觉得那花有些香味,却又不是绿瓶子里那股花露水的香味。花露水的香味是生了许多颗牙齿的,爬过她鼻孔的时候,一口一口地在咬着她的肉。香是香,却是伶牙俐齿的香.叫人心惊胆战。而这朵花的香味,却像是一根极小极软的舌头,轻轻地舔过她的鼻孔,蠕爬到她的脑子她的五脏六腑,把她里里外外洗刷过了一遍,洗刷得她一身清净凉爽。(张翎《夏天》)
香味也是抽象的事物,没有强烈的外形特征,作者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修辞手法,将两种不同的香味分别表现出来了,花露水香味强烈、浓郁、刺激,花香则柔和、幽雅、清爽,沁人心脾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