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
尚庐山(原星子网)

查看: 16723|回复: 14
收起左侧

行者自歌

  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发表于 2012-2-23 16:50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西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        题记:爱极了这片山水,四季变幻的风景是自然造化的恩赐。山高水长,春华秋实;风景入画,行者自歌。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2-23 16:57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
寻找王羲之

      东晋咸康初,王羲之任江州刺史,离任后在庐山山南的金轮峰下筑室隐居,他在距室不远的溪间养了一群鹅,在溪边读书练字,终练出被世人传颂得出神入化的“鹅”字。
      原有的石阶路,因为年久失修,都已毁坏得厉害。行至有溪处,豁然见一天然的大石卧于溪上,石上有一洞,浑然天成,极象一块硕大的砚台,崖壁上有“右军鹅池”四字石刻。想来这就是王羲之当年养鹅习字之处,溪名石镜。
      再往前行,石阶路已不复有,只是寻常山道,可能人迹少来,荆棘横生,茅草挡道。一路沿着山道行,山道尽头是山壁似已无路,向导教我们贴着山壁右转,终于体会到了传闻中的“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眼见处是一座石桥,站在桥上,桥侧一块巨石,上有石刻,巨石后一道瀑布顺崖泻下。爬上巨石,面向石桥,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石桥的全貌,更是一幅好图。桥面微拱,圆形桥洞,缀以青苔,颜色深沉,岁月留下的古朴印记,无法仿制。
      瀑布是玉帘泉瀑布。如果说黄岩瀑布因李白的诗而徒增万丈豪情,需用铁板颂其阳刚之美;玉帘泉瀑布则需执红牙板歌其秀雅之美,她更像是一位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。阳光从对面照在瀑布上,折射出一道小巧的彩虹,环在瀑布的下方,让人想起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初到海面,祖母为她在裙尾环上的一圈作为装饰的珍珠,纯洁典雅。更为绝妙的是,在瀑布水下潭处有石,形同乌龟探头,似去接饮瀑布水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叫人感叹。坐在瀑布前的石上,四周被瀑布的水气所绕,间有跳珠飞溅,真是不忍离去。
      终极目标是羲之洞,王羲之当年的筑室所在。从狭窄的石阶进入洞内,洞较大但不高,里面有很多大的石块,可桌可凳,可坐可躺。洞左前方另有一洞口,泉水从右上角流下,绕洞内一角,从左下流出,既不影响洞内的活动,又平添了淙淙水声。洞内温度较低,坐在石上也感觉生凉,如果是炎炎夏日,不失为一处避暑佳地。虽然羲之洞已经完全找寻不到一丝羲之生活过的痕迹,也无从想象,如果不是历史的记载,他就像从未来过。但是因为寻找王羲之,所以这一路他又仿佛无处不在。
      寻找王羲之,寻找历史的印迹,寻找文化的积淀;寻找王羲之,寻找城市外的风景,寻找尘世里的快乐。
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2-23 17:01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
探访卧龙岗

        读千杯先生的《探访卧龙潭》,八百多年的光阴窖藏,对我的冲击力着实不小,决定要去一睹真颜。尽管这个季节去看水,有些不合时宜,也前往观之。
      那一天风很大,天阴沉沉的,随时要下雨的样子。去时一心只想在遇雨之前到达目的地,埋头赶路;下午天气转晴,又因有事急着回来,行色匆忙,对卧龙岗竟如惊鸿一瞥。
      十二月,寒山瘦水。一路上,非常的萧瑟,没有人烟,到达高家岭村落,仅能看到的三、四幢房屋也尽是土砖所砌,屋后的樟树亭亭如华盖,这里就象是被人遗忘的一角。
继续沿着山路前行,一面是山壁,一面是深谷。行至开阔处,就是卧龙涧,一座石桥卧于涧上。站在桥上,对面漫山的竹林如同一片绿色的大屏障,一排排的竹随风偏向一侧,美得像极了一幅大版画。
      桥下涧水清且浅,沿水前行见巨大的黄石,即卧龙潭,石上有“神龙见首”四个大字,据说连着的有四潭,形同卧龙,谓之“神龙见首不见尾”。这天风大,只看到了最上面平坦处的第一潭,出于安全考虑,没敢沿涧下行看其它的潭,自然是错过了卧龙的妙处,真正是领略了“神龙见首不见尾”的遗憾。
      沿涧上行则是卧龙潭瀑布,一路皆是乱石,或大或小。行至尽头,山体如被斧劈开,一道瀑布顺势而下。如果说黄岩瀑布是诗情豪迈,玉帘泉瀑布是深闺碧玉,卧龙潭瀑布无疑就是山野村夫,这是给我强烈的第一印象。那未经任何雕琢的山体,斑驳参次、棱角分明。山壁的缝隙长着一小丛一小丛的茅草,活脱脱象上了一定年纪老人才有的胡须,到处都是浓重的山野之气。大概正是如此纯粹的山野之气,这样丝毫不染喧嚣的幽静,才令千杯先生写出“时空紧缩,光阴窖藏”这等令人绝倒的感受来。
      置身在这里,时间与空间似乎都不可思议,所谓逝者如斯,即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曾经流过;又仿佛那么多的时间从不曾离去,如亘古一般。
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2-23 17:05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
轻叩桃花源

        刚做完一篇关于陶渊明的论文,又恰逢桃花盛开的时节,几个朋友相邀前往桃花源。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庐山垅,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康王谷,来自于中国历史上另一段典故。
      第一次走进桃花源,说我的心情恍如《桃花源记》里的武陵人,一点都不夸张。
      一条长长的蜿蜒的水泥路,是我们现在进桃花源的山路,路的一侧是山壁,另一侧则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水路,一条同样长且曲折的水涧。
      路真的很长,又蜿蜒曲折,让人完全看不到它的尽头在哪里,尽头是什么样的光景也全然不得知,好奇心愈来愈强烈,大有“草蛇灰线,伏延千里”之妙。
      到路的尽头视野果真豁然开朗,有屋有舍,有田有地,这就是居住在桃花源里的农家。当时的我很激动,因为它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此惊人的吻合。
       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”古人误我,每逢四月要去桃花源里看桃花,已是芳菲尽的时节,两次进桃花源,都未逢桃花林,自然是无缘“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”的盛景。因此特意赶在三月去桃花源里看桃花。
      恕我孤陋寡闻,桃花源大门旁的观赏桃花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。寻常桃花是粉红的,不似这般颜色红得深极了,与腊梅倒有些相仿。观赏桃花是不结果实的,虽然漂亮得很,却让人生出叹息之情,象是拼尽一辈子的心血,只为开出这等绚烂的花瓣。
      行至有农家的地方,便能看见零星的桃花,我们到底还是来晚了一些,桃花已过了开花的盛期,花瓣都过了最美最鲜活的时期,开始衰败,呈现出疲惫之态。经过前一天的风雨洗礼,花瓣落得厉害,其中一株桃树竟是满树的绿叶花蕊,寻不出一片花瓣来,树下遍是落英纷纷,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”,不知昨夜这桃花源里,让多少个孩子想起了这首古诗?
      桃花源里另一不得不去的去处——谷帘泉。谷帘泉经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,我们不懂如何品评泉水,自然是道不出这其中的妙处。但是谷帘泉瀑布却是自有它的风情所在,不似玉帘泉瀑布的秀雅,也不同卧龙岗瀑布的山野,感觉更倾向于黄岩瀑布的豪迈,黄岩瀑布因为李白的千古绝唱名气甚大,大有官方认可的武林盟主之势,而这谷帘泉瀑布就是隐于世外的绝代高手罢。这人有世间万相,花有千姿百态,瀑布也是各有各不同的气质呢。
      桃花源,本地人都习惯称之庐山垅,但是我非常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——康王谷。相传楚康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熊绎,秦灭六国时,秦国大将王翦带兵追杀,康王避难于谷中,忽然雷雨大作,追兵受阻,康王才得以逃脱,从此深居谷中,康王谷因此得名。现在庐山垅里还住着不少康姓的人家。
      轻轻叩启桃花源,聆听时光那端来自秦朝的马蹄声,聆听时光那端来自晋代诗人的叹息声,也唤醒我们这些奔波在红尘里俗世之人尚未幻灭的桃源梦。
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2-23 17:09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
漫步观音桥

       最早闻名观音桥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。匡庐二绝之一的观音桥,亦称栖贤桥、三峡桥,建于宋祥符七年(公元1014年)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之一,被誉为 “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”。
      冬日,行走在观音桥。
      水山都已过了丰腴的季节,满眼枯黄翠绿相映。
      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枯了,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,抑或是为下一季绚烂的蓄积。
      不属于这个季节却依然留恋的黄了,是爱着这相依的山,恋着这相伴的水,执着的不忍离去。
      属于这个季节的翠绿挺立,凸显着生命的顽强与骄傲。
      三峡涧水行石间,声如奔雷。
      此时水已消瘦,乱石横生。
      听不到水冲击石的声音,只看到涧水从巨石流下形同卧瀑,自石隙淌出状如白练,滑向静谧幽深的潭。
      流水是自然的琴弦,有时急急如奔雷,有时切切如私语,有时无声胜有声。
       “庐山东南五老峰”虽然没有在“青天削出金芙蓉”,却在这样的天高地寒里越发显得清晰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见证着草木枯了又荣、荣了又枯。
      幸有这长流不息的涧水作伴,才不会感到岁月长长的寂寥罢。
      桥下是奔腾千年的涧水,桥头是聆听千年的禅音,这一道飞卧晴空的千年长虹,徒增的只是这千年的斑驳,岁月的印迹?
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2-23 17:10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
问津简寂观

本帖最后由 余龙华 于 2012-2-24 16:32 编辑

       在一本有些年头的关于庐山典故的书上读到“虎溪三笑”的故事。那时年岁虽小,对这段风雅趣事却也羡慕得很。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就是简寂先生陆修静。
     诚然,看到简寂观,我是极失望的,以“虎溪三笑”留在我印象里的超然脱俗,它不应该只是这样。单从建筑外观看上去,已经看不出观的原形,在原址上所建起的是东山林场,现在也已经废弃有些年头了。进入大门,穿过堂屋,隔着一露天的庭院,后有一庵,虽然衰败,却依然供着香火,听说附近的村民会来供奉。
      院内有一方巨石,表面方正,平坦如砥。据说是当年陆修静每日参拜北斗的地方,名曰“礼斗石”。石壁有题刻,不是很清晰,能依稀辨认出:“古迹名踪一一游,青山如故水长流。当年礼斗人何在?石上空余绿意浮。”所题者不知是何许人也。正因为如此简陋,正因为可以探究的东西如此少之又少,我们复前行,希望能问津到更多关于简寂先生留下的痕迹。
      沿着山路往上走,向导指着左前方的山体告诉我们,那叫“布袋崖”。当年陆修静吩咐弟子,在自己死后将自己装在布袋内,悬挂在山崖,故得此名。这种葬法史无前例,也引得后人无数猜想,一种说法是陆修静得道成仙的方法。只是什么才是陆修静的初衷,恐已没有个定数,只能成谜罢。
      站在山路举目四望,四面环山,虽是冬季,竟是满目青翠,无半点枯败景象。环山中间空阔宽敞,一条涧弯曲穿行,宛若白练。这样的美景,让门外汉的我们也不由相信这定是一块风水宝地,才令陆修静当年选择在这里立观修道。
      回来并不是循原路而返,途经一片竹林,翠绿欲滴,修长笔直。相传陆修静在简寂观种苦竹,长出的笋味略甜,而归宗寺所做咸菜其味反淡。于是庐山寺观中传言:“简寂观中甜苦笋,归宗寺里淡咸菜。”传言中明显具有扬道抑佛的含意,隐喻着庐山佛道两教互争雄长的历史。这个与“虎溪三笑”佛道儒和睦相处的美谈,意思是完全相反的,所以我倒是宁可相信前者,而自动忽略后者了。
      简寂先生,是陆修静取“止烦曰简,远嚣曰寂”之意。在而今这样的情境下,即使没落得让我不甘,却还总算符合先生的本意。不久的将来,来这里问津先生的人多了,恐怕先生就再不得止烦、远嚣了。


2

主题

8

帖子

90

星币

幼儿园

Rank: 1

积分
4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2-23 17:1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
醉石的秋

本帖最后由 韩非 于 2012-2-23 17:15 编辑

      《南史》载:陶渊明先生弃官来归,篮舆时往来庐山中,醉则卧石上。此石位于庐山南麓虎爪崖下的栗里村,故名“渊明醉石”, 今此地还保存有陶祠与陶墓。
      秋,让人想起米勒的画,深沉厚重中透着苍凉。
      秋,让人想起泰戈尔的诗,静谧唯美中带着凄清。
      就在这样如诗似画的季节里,初次拜访了渊明的醉石。
      尽管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据篇章,然而醉石似乎并未因为“渊明”二字显得身份尊贵起来。如果不是熟识的人,只怕是难以寻到此中来。
      醉石是一块颇大的石头,一人多高,宽可容近十人席地而坐,石面平滑如砥,上刻明人郭波澄的《古风醉石诗》,诗侧有“归去来兮”四个大字,相传为朱熹手迹。醉石背倚虎爪崖,一道不知名的瀑布悬于崖涧,前有涧水激石成池,池名濯瀴池。侧有一个雕梁画栋的小亭,半掩于高大繁茂的林木中。山、水、石、林,无不透着“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”的幽静。
      小径上落满了枯叶,焦黄的、散乱的、松软的,若是不爱的,尽可踩过去,无须理会它;若是有缘的,大可拾几片带回去夹在书中,当作一种美好的记念。夏已尽,秋正浓,漫山遍野不再是绿的盛宴,间以黄叶的明亮,佐以红枫的鲜艳,打造出一片色彩斑斓来。
      秋在欧阳修的文中是肃杀之声,落叶凋零、草木凄清、山水峻冷,其色惨淡,其意萧条。秋在郁达夫的笔下则是一年中最好的Golden Days,天高日明、风清雨奇、花香果美,其容清明,其味悠长。
      秋在陶渊明的诗里却是一种期望,“不言春作苦,司田眷有秋”。自辞去彭泽县令到宋元嘉四年(公元427年)病逝的二十二年间,陶渊明一直归隐于田,躬耕自资。在陶渊明的归田生活中,他亲身耕作,参与农事,并将这些生活体验融入到自己的诗中,创作出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等内容和艺术均达到高峰的名篇,将原有的山水诗引到一种新的境界,开创出田园诗派。
      古人有“秋士悲”一说,我想,陶渊明固然是曾有壮志未酬的悲,但是当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归田隐居的道路,由悲到隐, 是不是对“秋士” 赋予了另一种诠释呢?从晋太元十八年(公元393年)初次入仕到晋义熙元年(公元405年)最后出仕历经十二年,在此期间,他时官时隐,反复五次。 一方面陶渊明有佐君立业、大济苍生之志,然而政治抱负受挫,兼济天下的猛志难以如愿。另一方面陶渊明又具崇尚自然、清净无为的天性。继承先祖功德,发扬家风的传统与寄情山水,向往自然田园的生性泾渭分明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,儒道两种思想的冲突,使陶渊明反复于做官与归田之间,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。最终陶渊明彻底告别仕途,从“误入尘网中”到“复得返自然”, 选择了顺从自己的本心。就像落叶归根、大雁南飞,儒家看到的或许是迟暮末路的悲,道家看到的却可能是循本溯源之乐,故而对于陶渊明来说,归田隐居何尝不是一种心灵上的返璞归真?
      陶渊明从“少时壮且厉,抚剑独行游”的热忱、“猛志逸四海”、“猛志固常在”的豪迈到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的平实、“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”的超然,终成为一代开宗立派的田园诗祖。比陶渊明晚1400多年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有着相似的经历。他打破学院派推崇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观念桎梏,从巴黎迁居至乡村,一住就是二十七年,一边田间劳动,一边创作绘画。米勒爱自然、爱劳动、爱农民,他把这种感情融合到自己的绘画里,创作出《拾麦穗》、《晚祷》等名作。泰戈尔说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秋,正是繁华极盛后的谢幕,是春耕夏作后的收获。一如陶渊明对秋的寄望,它对生命中所有的付出给予回馈。
      悬崖的涧水,不知淌了多少年,飞雾溅珠中泛着清冷的秋意,伴守着沉默的醉石……
      今日踏秋来访醉石,因醉石想到渊明,亦因渊明而感秋。渊明已去,醉石再无清酒可醉;秋色正浓,醉石今日染秋而醉。


发表于 2012-2-23 17:33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先占个位子!慢慢品读!

570

主题

2万

帖子

6万

星币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185
发表于 2012-2-23 18:59:2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★雅客★ 发表于 2012-2-23 17:33
先占个位子!慢慢品读!

我用手机占位先,可以一贴一贴的发,观看的人会多很多。
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
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
想一想美女听听西河戏
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

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
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地细
不管别人穿着什么样的衣
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

31

主题

993

帖子

5809

星币

星之子

Rank: 20Rank: 20

积分
8169

灌水勋章小财主大富翁常住居民星之子GG秀勋章真人秀勋章签到勋章版主勋章

发表于 2012-2-24 16:3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西
这些是楼主原创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 本站法律顾问:易胜华律师|手机版|小黑屋| 尚庐山(原星子网)

备案报警 赣公网安备 36042702000120号

备案报警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( 赣ICP备16012230号-1 )

公司名称: 庐山市尚庐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地址: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镇天湖壹号5号楼C-201至C-206店铺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